close

關於普普藝術二三事

 

普普藝術 Popular ArtPop Art又名「通俗藝術」、「新寫實主義」、「新達達主義」、「大眾寫實主義」;這個名詞是在1954年由英國藝術家亞羅威提出的,是對大眾傳發媒體所創造的「大眾藝術」(Popular Art) 的簡稱。普普嚴格地說是啟蒙於英國,但真正爆發出影響力卻是在1960年的紐約。所以普普藝術是在英國萌芽,而在美國得到發展與成功。

 

普普藝術的特色:

1. 大眾化、普遍化、通俗文化、老少共享。

2. 大量複製、重覆性。

3. 鮮艷的色彩。

4. 性的

 

普普藝術的技法:

1.      網點:

2.      色調分離:

   

3.      漫畫字體和對話框:

4.      拼貼(Collage)技法:

~普普藝術的大師~

1956年的英國,第一件普普藝術的作品是由理察.漢彌頓(Richard Hamilton)用拼貼(Collage)技法完成的作品,名為「什麼讓今日的家變得如此的不同、如此的吸引人?」(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’s Home So Different, So Appealing?) 他認為美國文明對於普普有很大的影響力。在他所畫的畫面中天花板上用月球表面的照片做拼貼(Collage),階梯上有一婦女在用吸塵器吸地板,沙發上躺了一個裸婦,牆上有古肖像畫和現代化海報並置,房間中可以看到電視機、錄音機等代表美式生活的用品。畫面中間站了個健美先生,右手拿著一支超級大棒棒糖,上面寫著PoP的字體;普普藝術的名字因此誕生了。1957年,理察.漢彌頓進一步指出普普藝術的具體定義:大眾化、受歡迎的、短暫(易忘的)、大量製造(便宜的)、年輕的、機敏的、性(迷惑人的)、商業化的。

 

安迪沃霍(1928-1987 Andy Warhol):是美國普普藝術的先驅;1956年時他替米勒鞋店設計的廣告曾獲得了第35屆藝術指導聯誼會的卓越獎,他也曾經向室內設計師─莫莉歐買下康寶濃湯罐頭和鈔票畫的點子來做為自己的創作方式。他是美國最具聲名的普普藝術家,於1962年創造了一系列以瑪麗蓮夢露為素材的聯作。以那幅複製了五次的頭像為例,沃侯選了一張夢露的照片用絹印來複製,並在素材上加了一些潤飾,藝術於是成了複製品的複製品。名言:「媒體瘋狂追求一切消息,每個人一生至少都有十五分鐘出名的機會」 「Everything is beautiful Pop is everything

特色:

喜歡把雜誌廣告放大,直接印刷在畫布上

直接而機械的複製

大量重複使用大眾熟悉的形象物件符號,例如。湯廚罐頭湯、可口可樂、清潔劑、

攝影技術與繪畫的結合

用絹印的方法複製明星頭像,並在多次的重複中在色調上做改變,明星複製品變成了藝術。偶像變成了群眾意識型態及廣告宣傳的部分。例如:貓王、瑪麗蓮夢露、伊利莎白泰勒…等

色塊表現

 

洛伊 李奇登斯坦(Roy Lichtenstein):他是普普的漫畫家,他不完全採用手工描繪的技巧,而是採用版畫印刷來製作,藉由機械來取代畫筆。名言:「普普的特點是使用別人瞧不上眼的東西」

特色:

1.單獨使用現成的影像,不重複

2.淨化、簡化影像,以獲鬥語法的精髓

3.喜歡把漫畫等現成影像(Ready Madelmage)放大,而用類似印刷效果的網點或條紋表現

4.採用及版畫和印刷的技術來創作

 

歐登柏格(Claes OLDENBURG)

特色:喜歡把實物(例如:漢堡、巧克力)用布或石膏翻製,放大,並在巨大的作品上賦予形體

 

羅森柏格 Robert Rauschenberg 與瓊斯 Jasper Johns,這兩個人的藝術作品產生於美國抽象表現派,而且他們用具象的方法處理他們的素材。他們都改變了材料的觀念。不過就他們本身創作而論,除了帶有普普的傾向外,還潛藏了抽象表現派的要素,並不純粹屬於普普的風格。典型的美國普普畫家可舉出,

瓊斯(Jasper JOHNS):特色:美國普普藝術的藝術家,他們的藝術作品除了帶有普普傾向外,還潛藏了抽象表現派的要素,並不完全屬於普普風格

 

魏賽爾曼(Tom Wesselmann)1961年紐約業藝壇上有一批畫家和雕塑家如李奇登斯坦,正採用大眾文化的形象而大放異彩。

 

普普藝術出現的時間不長,但在西方已成為當代藝術的一重要流派。由於普普源於有廣泛影響的傳播工具,如廣告、電視、報紙、電影等流行文化,因此這派藝術通常是表現出更為庸俗的一面。

 

普普的風格

1.在技法上,改變印象派的色彩技巧,將作品單純化,普普標榜破壞藝術,顏色與實際環境下所見的東西是不固定的,並且風格化的選用某些挑選過的顏色,色彩是反自然的並且誇張的令人聯想到化學顏料。

2.作品中使用的背影或襯托或與主題相連,往往佔有重要地位:機械式的複製、機械性的紋理、極端放大,強調原本不重要的東西。

3.普普改變我們認知的層次,將物像縮小、放大、收縮…等。尺度改變、藝術則生;即所謂的換個角度看世界,世界更美好。該小的束西放極大;大東西縮成極小,都產生趣味性。

4.普普藝術中的物體也沒有隱喻、暗喻、轉喻等象微意義,物體只是物體本;藝術家呈現的瑪麗蓮夢露只是單純呈現作品影像。

5.用顏色來界定畫布上的作品。

6.普普藝術所要表現的事大眾文化,而大眾文化是一種工業革命以及一系列科技革命的產物,是把流行、民主和機器結為一體的文化。

7.普普藝術追求的是消費文明與都市文化的現象,積極把大眾化、低成本、大量生產的產品,以及年輕、機制、性感、大企業化的大眾傳播影像做題材表現。

~普普.影響~

普普精神是十分美國化的,有富麗堂皇的品質,膚淺的盲從意識,名利的經營追求,但普普對通俗文化的同步化,確實改變了人們接受藝術的態度。而普普對現代美學的破壞與改變,並將藝術普遍化,甚至影響人們生活中對藝術的體認,都是普普藝術帶來的新思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iginalare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